運價備案迎來“升級版”
2013-11-01 16:39:09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實施近4年的國際集裝箱班輪運價備案即將迎來“升級版”。10月30日,在上海召開的國際集裝箱班輪運價精細化備案宣貫動員會上,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宋德星表示,新的備案模式將取消幅度備案,采取運價精細化備案模式,這不僅提高了備案數據的準確性、有效性,還將為航運企業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
據悉,國際集裝箱班輪企業將從11月15日開始實施運價精細化備案,過渡期3個月,于2014年2月15日起正式實施。
金融危機“催生”備案機制
事實上,運價備案制度誕生在2009年金融危機直接“沖擊”航運業的背景下。為積極應對班輪運輸市場不景氣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和不規范操作等現象,維護我國外貿運輸市場秩序和承托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我國較為開放的海運市場總體框架和行政審批權逐步取消的外部環境下,交通運輸部門適時介入,推出了國際集裝箱班輪運價備案制度。
全國范圍內的運價備案制度自2009年正式實施,得到了業界與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4年來,其市場監管功能逐步體現,保障了廣大航運企業公平、良好的發展環境。備案領域已逐步從國際集裝箱班輪拓展到無船承運人、臺灣海峽兩岸間集裝箱班輪,“升級版”的備案制度還將包括國內水路集裝箱班輪等業務。
企業擁護公平市場
中遠集運相關負責人表示,其每月備案數量超過10萬條,為對接“升級版”備案制度,公司已引進了新系統。作為運價備案系統的忠實擁護者,馬士基中國航運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Hollund Kristian Bai表示,健康有序的航運班輪市場需要全行業的共同維護。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0月1日,具有交通運輸部國際班輪經營資質的117家企業全部履行備案義務,國際集裝箱班輪備案累計受理生效公布運價242萬條,累計受理生效協議運價2663萬條;具有交通運輸部無船承運業務經營資質的企業共有4526家,已備案3318家,累計接受公布運價248萬條;而24家具(產品庫 求購 供應)有資質的班輪企業經營海峽兩岸集裝箱班輪業務,生效協議運價近24萬條。
企業對于即將實施的國際集裝箱班輪運價精細化備案制度的擁護,也表明一個公平有序的航運市場才能讓企業健康盈利。
探索備案信息再利用
作為交通運輸部唯一指定的國際集裝箱班輪運價精細化備案制定受理機構,上海航交所承諾,將當好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進一步完善備案服務,為企業提供高效暢通的服務,還將進一步加強保密環節,讓企業能放心地備案商業數據。相關人士還透露,在信息統計匯總的基礎上,將探索信息的再利用。
宋德星表示,將“升級版”國際集裝箱班輪運價備案制定受理機構放在上海,一方面是因為上海港集裝箱貿易量全球第一,但也是希望能進一步對接上海自貿區。
近年來,上海航交所已連續發布了“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CBFI)”、“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中國沿海每日煤炭運價指數(CBCFI)”等多種運價指數,以及以SCFI和CBCFI指數為結算標的、類似期貨交易的航運金融衍生品。其中,CCFI更與國際上“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一起被譽為世界兩大海運運價指數,成為聯合國文件引用的可靠數據。
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下一步如何利用國際集裝箱班輪運價精細化備案信息,但這一表態足以引起業界關注。